Bwin必赢国际·(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公司OA
关于我们
BWIN必赢简介
公司领导
公司机构
公司文化
历史沿革
公司分布图
系所设置
系所概况
直升机系
飞行器系
结构工程与力学系
基础力学与测试系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
空气动力学系
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概况
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科
工信部重点学科
江苏省重点学科
团队建设工作组
团队队伍
队伍概况
院士
国家级人才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公司产品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员工工作
教师发展
人才招聘
本科生
硕士生
博士生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概况
联合办学
联合科研
联合机构
引智基地
国际会议
出国(境)交流
境外专家来访
职工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安全管理
平台基地
平台基地统计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教学基地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省部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教学基地
大型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公司级科研机构
党群工作
公司党委委员
党建工作
团建工作
工会工作
表彰奖励
院友社区
院友快讯
院友风采
院友捐赠
院友分会
院友联络员
管理文件
公司文件
团队建设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本科教学制度
研究生教学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制度
国际交流制度
保密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员工管理制度
设备及资产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团队建设常用表格/流...
本科教学管理常用表格...
研究生教学管理常用表...
科研管理常用表格/流...
科研相关财务流程及表...
项目申请交流专栏
保密管理常用表格/软...
质量管理常用表格/流...
设备及资产管理相关表...
学术交流相关表格/流...
安全管理常用表格/流...
消防安全管理常用表格
关于我们
BWIN必赢简介
公司领导
公司机构
公司文化
历史沿革
公司分布图
系所设置
系所概况
直升机系
飞行器系
结构工程与力学系
基础力学与测试系
人机与环境工程系
空气动力学系
航空航天交叉研究院
团队建设
团队建设概况
双一流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江苏省优势学科
工信部重点学科
江苏省重点学科
团队建设工作组
团队队伍
队伍概况
院士
国家级人才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专业介绍
教学成果奖
课程与教材建设
实践教学改革
创新创业教育
优秀生培养(培优班和...
教学改革与研究
教学运行工作
公司产品
研究生教学成果
导师队伍
一级学科公司产品指...
研究生教学主任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
员工工作
学工动态
学工团队
教师发展
人才招聘
本科生
本科生招生信息
本科生就业信息
硕士生
博士生
国际合作
国际合作概况
联合办学
联合办学项目简介
联合科研
联合科研项目简介
申报指南
联合机构
联合实验室简介
联合研究中心简介
引智基地
国际会议
会议通知
会议举办申报流程
历次会议集锦
出国(境)交流
相关手续办理流程
教师交流
员工交流
境外专家来访
学术报告通知
引智项目
访问纪实
职工
相关通知
职工风采
科学研究
科研概况
科研项目
科研经费
科研成果
学术交流
质量管理
保密管理
安全管理
平台基地
平台基地统计
国家级科研平台
国家级教学基地
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省部级科研平台
省部级教学基地
大型仪器设备
安全管理
公司级科研机构
党群工作
公司党委委员
党建工作
党员发展转正公示
党内活动和支部建设
党员学习园地
团建工作
团学组织
青年风采
工会工作
文体活动
教工之家
工会福利
教代会/工代会
表彰奖励
院友社区
院友快讯
院友风采
院友捐赠
院友分会
院友联络员
管理文件
公司文件
团队建设管理制度
上级规章制度
集团规章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人事管理制度
人才引进
团队建设
聘用(任)管理
劳资与社会保障
出国/出境管理
其他
本科教学制度
本科教学制度清单
上级规章制度
集团制度_教学建设规...
集团制度_专业与课程...
集团制度_教材建设与...
集团制度_实验实践教...
集团制度_优秀生培养
集团制度_学籍与学位...
集团制度_教学运行管...
集团制度_教学规范与...
公司管理制度
典型案例汇总
研究生教学制度
研究生教学制度清单
上级规章制度
集团制度_研究生招生
集团制度_公司产品
集团制度_研究生学位
集团制度_学籍与研究...
集团制度_导师队伍
集团制度_研究生其他...
公司管理制度
科研管理制度
上级规章制度
集团规章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学术交流制度
国际交流制度
保密管理制度
质量管理制度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集团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安全管理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集团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员工管理制度
设备及资产管理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集团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上级管理制度
集团管理制度
公司管理制度
招贤纳士
下载专区
团队建设常用表格/流...
本科教学管理常用表格...
流程及要求
常用表格
研究生教学管理常用表...
科研管理常用表格/流...
各类合同办理相关表格
常用流程
各类合同范本
用印申请、事业单位法...
各类专利相关流程及表...
SCI、EI、CPCI数据库...
科研相关财务流程及表...
项目申请交流专栏
保密管理常用表格/软...
常用表格
常用软件
常用流程
质量管理常用表格/流...
设备及资产管理相关表...
学术交流相关表格/流...
安全管理常用表格/流...
消防安全管理常用表格
新闻公告
公司新闻
党委行政公告
人事公告
员工工作公告
科研学术公告
招纳贤才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员工工作公告
“飞航杯”首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通知
时间:2011-08-29
来源:南航航空宇航学院
点击:
444
为普及航空航天知识,激发广大航空航天从业者和爱好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天赋,畅想未来飞行器的发展蓝图,中国宇航学会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总体设计部拟共同举办“飞航杯”首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为广大航空航天从业者和爱好者提供广泛而深入交流的机会。
一、 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三研究院第三总体设计部
协办单位:
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WIN必赢 上海交通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二、 大赛主题
空天一体 攻防兼备 面向信息化作战
1) 空天飞行器设计
2) 临近空间飞行器设计
3) 未来飞航式无人飞行器设计
4) 无人作战平台(或无人机)设计
5) 新概念飞行器设计
本次大赛侧重对未来飞行器的概念设计,重点在于构想未来对空天飞行器、临近空间飞行器、飞航式无人飞行器、无人作战平台(或无人机)及新概念武器的发展需求,根据需求分析完成飞行器的总体概念性设计。
三、 参赛方式及要求
参赛人员必须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公民。参赛人员不论专业、学历、年龄,均可以个人或团队方式(每个团队人数限5人)报名参赛。参赛人员必须履行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对于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保密法律法规规定的参赛选手及作品,大赛组织机构有权无条件取消参赛选手及作品的参赛资格。
请参赛选手填写纸质参赛报名表(见附件),邮寄至大赛举办单位,具体地址及联系人信息见联系方式。
四、 作品要求
1. 技术要求
参赛作品应满足如下要求:
任务描述
:分析、构想未来对飞行器的发展需求,描述其使命任务和能力需求,根据需求分析描述设计方案的任务剖面。
外形设计
:应满足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力学的基本要求。
总体布局
:应描述飞行器几何尺寸、各主要功能设备如推进装置等的布局安排。
分系统设计
:对于支撑总体方案创新性和先进性的分系统应描述其所采用的方案及其先进性。
起飞发射性能
:描述起飞发射方式或运载平台需求,论证主要性能指标。
飞行性能
:描述主要飞行性能,给出相应的论证、计算数据。
支撑技术:
描述飞行器的主要技术特点、技术研究方向。
其它要求:
要求参赛作品科学、合理,并具备未来潜在的可实现性。作品提供时,应附作品简要说明,字数不大于500字。
2. 提交要求
(1) 作品由设计图和设计报告两部分组成:
l 设计图:要求为彩色图,包括:飞行器外形效果图、外形简要三视图、部位安排图等。
l 设计报告:字数原则上不少于5000字,应包括技术要求中的相关内容描述。
(2) 参赛作品同时提交纸质版和电子版。纸质设计图作品可用手绘、计算机设计、彩色喷绘等制作完成。规格统一为A3纸,不加框架和边框线。电子版设计图统一为JPG格式,电子版设计图与设计报告刻光盘。请参赛选手将纸质设计图和光盘邮寄至大赛举办单位,具体地址及联系人信息见联系方式。
(3) 提交的设计图和设计报告中均不能出现作者的个人相关信息,否则视作品无效。
(4) 请填写参赛报名表(见附件),参赛报名表可先行提交,也可与纸质作品和电子版作品同时提交。
五、 评分标准
总分100分,其中创新性40分、性能设计30分、表现形式10分、可用性20分。
评分细则另行公布。
评委会由大赛办公室设定。
六、 奖励办法
大赛举办方将为获奖选手颁发获奖证书和奖品,所有获得大赛资格的选手均可获得一张包含所有获奖作品简要介绍的光盘。对于以团队方式参赛的选手,将为每位选手颁发获奖证书,为参赛团队颁发奖品。
具体奖项设置如下:
特等奖1名:获价值80000元奖品。
一等奖2名:获价值50000元奖品。
二等奖3名:获价值30000元奖品。
三等奖8名:获价值10000元奖品。
优秀奖:获价值1000元奖品,名额根据实际参赛作品数量确定。
七、 赛程安排
2011年9月15日,参赛作品征集截止;
2011年9月30日左右,参赛作品评选;
2011年10月15日左右,举行颁奖典礼。
八、 联系方式
“飞航杯”首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办公室:
1) 咨询热线: 010-68192725 010-68190684
2) 传 真: 010-68375275(艾继栋收)
010-88534796(邓晓松收)
3) 联 系 人: 艾继栋 邓晓松
4) 通讯地址:北京7203信箱3分箱
5) Email:fhbwlfxqsjds@sina.com
6) 邮 编:100074
如对以上发布的内容有疑问,请致电大赛办公室,以大赛办公室解释为准。
九、 特别申明
(1) 大赛主办方有权对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宣传和专利转化。凡报送作品参赛本次大赛的单位、个人,即视为已确认并自愿遵守本次大赛有关版权的约定。
(2) 本次大赛为非涉密活动,参赛作品不应涉及国家秘密事项,参赛选手或作品违反保密规定导致的后果由参赛单位、个人承担。
附件:
“飞航杯”首届全国未来飞行器设计大赛参赛报名表
姓名
张XX
出生年月
1965.07
职务/职称
教授/经理
李XX
出生年月
XX
职务/职称
高工/主任
孙XX
出生年月
XX
职务/职称
员工
XXX
出生年月
XX
职务/职称
工程师
XXX
出生年月
XX
职务/职称
XX
参赛单位
XXXX研究所
或
XXXX公司
或
XXXX学校
或
个人
联系人
电话
传真
手机
Email
通信地址
邮编
作品题目
分享: